详细内容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7 > 04 >

中国古代教学概念的演变——从字源的角度看

作者: 章小谦

摘要:在原始社会末期,出现了×这种表示“相交”含义的刻画符号,由此衍生出爻、(爻)、(爻)、(爻)等字,像交错之形.篆文和隶书的教字从“(爻)”,简化以后才从“孝”.“(爻)”所从之“爻”,像兵器交错之形,“(爻)”的本义为“儿童仿效成人以兵器操练”.“教”是“(爻)”的分化字,本义是“军事训练”.甲骨文的(胃)字,是后世学字和觉字的本字,其所从之“爻”,像木条交错之形,(胃)字的本义,为“重屋式建筑”,又称“明堂”.以(胃)为部首,增加“子”字,构成了金文的(拳)字.西周中早期,“(多)”兼两义,既指“教”,也指“学”,后乃分化,作“(辙)”指“教”.因“教”、“教”音同形近,“(教)”假借为“教”.


关键字: 教 学 觉 (爻) 孝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上一篇: 汉译高等教育名著影响力的文献计量分析
下一篇: 学术沙龙:大学教学的自由之境